(资料图片)
1、和魏徵是如何屈服于李世民的?
2、早年,魏徵投靠了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唐朝,并为太子李程健效力。由于他杰出的才能,魏徵受到王子的高度重视。后来,发动了“玄武门兵变”,杀死了他的弟弟李。扬和李可恩施敏知道魏徵是一个有才能的人,所以亲自召见他。李世民一看到魏徵,就非常生气,问他:“你为什么要疏远我们的兄弟?”所有在场的大臣都觉得魏徵会被杀死。
3、然而,魏徵平静地用非常自信的语气回答道:“如果王储早一点听我的话,他肯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。”李世民听后,被魏徵不畏强权、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感动,由衷地钦佩他的人格。所以没有惩罚他,反而重用了他。
4、不久,李世民任命魏徵为谏官,后来又提拔他为宰相。建国之初,唐太宗励精图治,经常召见魏徵,与其共商治国得失。魏徵胸怀大志,勇敢无畏,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。在位几十年间,他为了使唐朝人民富强,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。每次,唐太宗都仔细考虑他的建议,尽量采纳。魏征简介:
5、魏徵,字宣城,生于公元580-643年。唐代馆陶(今河北馆陶)。年轻时孤独贫穷,出家为僧。隋末加入瓦缸义军,后来倒向唐朝。还被窦建德俘虏,住的是棚子。建德战败,再次进入唐朝,被任命为太子洗马。“宣武之变”后,唐太宗强调自己的才能和谋略,被提升为谏官、秘书监、助理等职。并加封郑国公。死后谥号“郑雯”,与昭陵合葬,并由太宗亲属题字,作为书法用石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